主 页 培训教材全文-甲  
 

第四课  认识真神——圣灵

一、本课目标。
     认识圣灵就是独一真神,是有位格的,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工作托付与内容;以及他在新约时代作我们的保惠师。

二、预习部分。

1、思考题。
    1)圣灵又称为神的灵,是否只是神的神性与能力的一种表现?
    2)圣灵充满是指什么?你有被圣灵充满过吗?当时是怎样的表现?

2、预习经文:背诵 约16:7-11

三、讲课部分。
    1、圣灵是神,是独一真神。
    2、圣灵是有位格的。
    3、认识圣灵保惠师。
    4、认识圣灵充满。

四、讨论部分。
    1、有些信徒担心会不慎亵渎圣灵,导致今生来生都不得赦免的罪(太12:31),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?
    2、圣灵充满是怎么一回事?信徒应怎样对待和追求?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讲课全文

一、圣灵是神,是独一真神。
     我们所信的神是三一真神父、子、圣灵;圣灵也就是独一真神。这是我们从圣经记载相信的内容,和我们认识圣父和圣子一样,不是我们能够以悟性解释的。

1、太28:19  圣灵和圣父、圣子在神独一的尊名中同列。
     耶稣复活以后,吩咐门徒去普天下传福音,为信的人施洗;这节圣经的小字翻得更合原意,应当是“奉主的名给他们施洗,归于父、子、圣灵的名。”徒2:38一切信的人都是归于三一真神;在这独一的名下,有父、子、圣灵。圣灵和父、子是同列在同一名下的。他就是独一的三一真神。

2、约3:8 重生是从圣灵而生,也就是从神而生。
     耶稣清楚指出,重生是从圣灵而生。但同样在约翰福音,又告诉我们,一个信耶稣重生的人,也就是从神而生的人。约1:13从圣灵而生就是从神而生,圣灵就是神。

3、林前3:16  圣灵居住的地方,称为神的殿。
     我们是神的殿,而住在这“神的殿”的,乃是神的灵,也就是圣灵;并没有说是“神灵的殿”。可见圣灵就是神,是三一真神圣灵。今天圣灵作保惠师,就是住在我们各人心里。罗8:9

4、徒5:3-4  欺哄圣灵就是欺哄神。
     彼得在责备亚拿尼亚时,先说他是欺哄圣灵,后面又说是欺哄神;欺哄圣灵就是欺哄神。由此可见圣灵就是神。

5、伯33:4  圣灵是创造者,必定就是独一的三一真神。
     当神造亚当的时候,神说“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,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。”创1:26这里的“我们”包括谁呢?我们从圣经知道,作创造之工的,除了父神之外,还有圣子,也就是约翰福音里的“道”。约1:3还有就是约伯记告诉我们的圣灵。所以独一真神的创造之工,乃是三一真神圣父、圣子、圣灵的工作。圣灵和父、子是平等平列同一的。

6、来9:14  圣灵是永远的灵,是永恒的。
     这里称圣灵为永远的灵,就是从永远到永远,是永恒的,自有永有的,无始无终的;这是惟有独一真神才有的神性。
     虽然我们不知道耶稣是怎样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献给神,但从这里提到圣灵和父神,可知当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时,圣灵和父神都“同在”那里的。人能看到的,只是在十字架上“道成肉身”的耶稣;但在人看不到的一面,独一的神在“三而一”里,共同作成了救恩。  

7、林前12:11  圣灵能随己意而行。
     我们知道只有独一真神才可能随己意行事。圣经告诉我们,神比万有都大,当然可以随己意行事。约10:29、6:38耶稣也可以随自己的意思而行。约5:21而圣灵也同样能随己意运行作工。此外如果再有想随己意行事的,就是背离神旨意的任意妄行了。
     这是再次让我们看到,圣灵就是三一真神,他就是神。

8、腓2:6-8 我们从耶稣在世时的心态,可以揣摩圣灵今天奉差的态度。
     我们从圣经的记载,可以清楚看到圣灵的事工和作为;但圣经却很少正面提到圣灵本体。这可能是因为圣灵是圣经真正作者,故意隐藏自己;也更是因为圣灵今日正在奉差中。我们从耶稣奉差时的心态,可以知道圣灵今天的态度,也一定是虚己、卑微、顺服,直到完成所托之使命。

二、圣灵是有位格的、是独一的三一真神中一位。
     虽然我们在理论上都承认圣灵是三一真神中的一位,但在具体的情况下,常会不知不觉把圣灵当作一种能力表现。现在又有弟兄姊妹走向另一极端;在把圣灵位格化的时候,忽略了这是在三一真神之内的位格,不是挂名在三一真神之内,实际是“独立”的位格。尤其因为现在正是圣灵奉差作我们保惠师,跟我们的生活言行,随时都有关连;如果再随己意高举圣灵,就容易造成误导,把圣灵从三一真神独立出来,三一真神成了三位独立真神的合一。

1、约14:16-17  耶稣称圣灵是“一位”保惠师,是有位格的。
     这是耶稣向门徒第一次提到保惠师,明确指出,就是真理的灵,也就是圣灵。我们中文加上称谓的修饰词“一位”,应当是合适的;因为耶稣在用“保惠师”这名词时,确实是指代表有位格的“者”。

2、林前12:4-6  在论到神运行作工时,圣灵与父神和主耶稣并列,都被称为“一位”。
     虽然在原文,不象我们中文那么明确有“一位”这样的表达;但在分别提到圣灵,主和神时,都用同样的冠词加代名词。如果主和神是有位格的,是没有疑问的;那么圣灵也应当同样是有位格的,没有疑问的。

三、认识圣灵保惠师。 
     我们常说,耶稣离开天上宝座,降生为人。这样的说法,虽然不错,但容易使人以为圣子是这时才开始来到世间。那么在旧约时代,圣子在不在世上呢?我相信三一真神是无所不在,当造这物质世界,造人的时候,是早在世上运行了。
     既是这样,为什么父神还要“差子”来呢?那是因为有新的使命;差他降生为人,是为作成救恩。约壹4:14本来圣子虽在世上,我们是看不见的,而差来做人,是我们看得见的;以至我们在感觉上,好象耶稣是到这时才从天而降的。其实圣子早在世间运行,只是到这时才降生为人,显现在人前。
     圣灵也是同样情形,从神创造天地,圣灵早就在地上运行。创1:2那么耶稣为什么还要求父差圣灵来呢?也同样是因为有新的使命。这新使命就是要作我们的保惠师。所以我们不要错以为,圣灵是到五旬节才从天上降下来的。他早在地上,只是他保惠师的工作,是从耶稣升天后开始的。约16:7我们中文圣经说“圣灵降临”;徒1:8其实原文只是“临到”,并没有“降”的含义。

1、圣灵奉差的使命。约14:16-17
     当耶稣快要离世的时候,告诉门徒他奉差的使命将要完成,他去就差圣灵前来作保惠师。因为圣灵能住在他们里面,超越耶稣当时和他们肉身同在的局限,所以耶稣说,是与他们有益的。

1)约14:16 是主耶稣求父差来作我们的保惠师。
     虽然圣灵原来就在世上,在旧约的时候,就早在世上运行;但他今日的使命,作我们保惠师的工作,则是旧约时没有的。所以需要耶稣求父差遣。

2)约15:26  保惠师的使命,是要为主作见证。
     保惠师住在我们里面,他的使命就是要为耶稣作见证。这正是我们在使徒行传里,可以看到的中心内容。如果我们称使徒行传为圣灵行传,那是因为一切事工的作为,都是以圣灵为中心的;但事工的目的,却总是要为主耶稣作见证,目的是要使人得到主所作成的救恩。今天如果有人想把保惠师高举到替代耶稣的中心地位,我相信圣灵不会同意,更不会接受这样的说法或作法。使徒行传中的事工作为,确实都是由保惠师圣灵主导掌权;但这一切事工的目的,却是要为主耶稣作见证;全书的主题中心,是离不开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。

3)约16:14  保惠师的目标,是要荣耀耶稣。
     就象耶稣奉差时,不荣耀自己,虚己顺服,谦卑自己。腓2:6-8我相信圣灵今天在奉差中,也同样是不荣耀自己。耶稣清楚告诉我们,圣灵要荣耀的,乃是耶稣;借着他在人间施行救恩,使人得救,耶稣因此得着荣耀。
     当圣灵奉差时,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,完成奉差使命,进入荣耀;所以耶稣是已经配得荣耀的。启5:12

4)弗2:18  保惠师的工作,是要向人施行成全救恩。
     使人“得以进到父面前”的救恩,是耶稣作成;但我们愿意接受这救恩,则是因圣灵的感动。过去律法还只是在以色列民的范围,如今救恩的目标,就不再有以色列民和外邦人的区分,两下都同样可以蒙神救赎,作神儿女;都同样是出于圣灵的感动。
     今天凡是相信耶稣的,就都在一个身体之内,同属一个新人,一个教会。但这是指信耶稣的外邦人和以色列民,不是所有肉身后裔的以色列民,和所有的世人。

2、圣灵奉差的情况。
     我们可以从圣经记载旧约时代圣灵的工作,和新约时代圣灵的工作有什么不同,来认识圣灵奉差作保惠师,究竟是怎样的情形。

1)旧约时代(未奉差作保惠师)。
     (1)创6:3  不是永远住在人里面。
     当神造人的时候,神常与人面对面说话。到人犯罪后,就不再如此,人开始借祷告向神说话。创4:26到挪亚的日子,虽然圣灵也有在人心里工作,但只是一时间的,有选择性的,只是在与神同行,敬畏神的人里面;而且也特别说明,不是永远住在他里面。
     (2)该2:5  只在以色列人中间(不是各人里面)。
     到律法时代,神因为记念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,所以拣选以色列民族作属他的子民。圣灵在他们中间虽有工作,但只是和全民族的关系,是在他们(全民)“中间”,而不是在各人心里。
     (3)民11:17  按工作需要降在作工的人身上。
     当摩西因为工作繁重,需要助手的时候,这些人也得到圣灵降在身上,目的是把管百姓的重任作得更好。当制作会幕时,圣灵也临到那些工匠,使他们心灵手巧,目的是把物件作得更好,合神心意。出35:30-33以后我们从先知书更看到,圣灵在打发先知工作时,就会降在他身上。结1:3,3:22从先知多次经历圣灵降在身上,可以知道,圣灵不是一直在先知身上的。
     不但如此,旧约时代圣灵工作,更有一个特点;圣灵降临在他身上的那人,往往并不是圣灵要工作的直接目标。圣灵要先知传讲信息,主要不是为先知自己,而是为听的百姓。虽然要讲的内容,是为百姓的需要,圣灵却并不直接跟百姓说话。

2)新约时代(奉差作保惠师)。
     (1)罗8:9  住在信徒心里,圣灵内住。
     在耶稣复活升天后,圣灵奉差开始新的使命,作信徒的保惠师。这保惠师使命的内容,是以前没有的。最主要的,就是住在信徒心里,一直与信徒同在。
     今天我们有圣灵住在我们心里,作我们保惠师,随时引导教训安慰保护;这是主为我们求父,赐给我们特别的恩典。不同于过去即使是先知这样的人物,圣灵的同在也是以事工需要为主,工作告段落,也就离去。
     (2) 约14:16  永远同在。
     圣灵作保惠师,不但是住在我们心里,而且还是永久性的同在。即使在我们软弱失败,偏离正路的时候,他也不离去。所以一个真心信主的人,有圣灵的内住,就会在凡事上,有恩膏的教训,有内心的引导,得到提醒感动。约壹2:27有时我们偏行己路,甚至心中好象不再受感;但圣灵这时也并没有离去,而是在我们里面,为我们担忧,为我们祷告,时时感动提醒我们,直到我们受感回头。弗4:30
     (3)约16:7-8  圣灵工作目标,首先就是我们各人自己。  
     在旧约的时候,圣灵降在先知身上,要传讲的信息,主要是对悖逆的百姓作劝告和鉴戒。先知自己可能并不那么悖逆,也因此才被神拣选,蒙圣灵的临在。虽然不能说先知的预言,跟自己完全无关;但主要的目标却不是自己。
     圣灵作保惠师,在我们心里的工作,则主要就是为了本人;他要保护安慰引导的,就是我们自己。而且耶稣特别指出,“他(保惠师)既来了”,表明保惠师圣灵对我们的工作,是从叫我们为罪忧伤痛悔自责,自己责备自己开始的。
     即使我们今天讲道,也不是只为教导弟兄姊妹,而是从教导自己开始,和大家一同得勉励。

3、圣灵奉差的工作。
     下面我们把圣灵作保惠师的具体使命,归纳起来,应当有这几个方面。

1)约16:7-8  感动我们为罪自责。
     “他既来了,”可见这总是圣灵住在我们里面第一个工作。所以一个没有经历为罪自责的人,应当赶快反省,究竟是否真已得到圣灵作保惠师,也就是是否真信耶稣,真得重生的基督徒。

2)弗1:13-14  是我们得基业保证。
     这是神的应许,我们能得着圣灵作保惠师,就是表明我们是真信耶稣的,也就一定在天上是有基业的。由于这天上的基业,我们现在是看不见,摸不着的;所以神特别给我们一个凭据,如果我们有圣灵的内住,感到有圣灵的感动引导,就可相信,我们在天上是已经得到基业了。
     这基业就是基督在天上为我们各人所立好的根基;接下来的关键,就是看我们各人用什么材料在上面建造了。林前3:11-13

3)罗8:16  印证我们是神儿女。
     和上一点所讲的类似,我们信主以后,不只是罪得赦免,能得永生;神更大的祝福,是使我们作他儿女。但这儿女的地位也是无法感觉的,所以神应许我们,如果我们有圣灵作保惠师,能经历到有圣灵的感动和引导;那么我们就知道我们是神儿女了。圣灵就是三一真神,如果我们不是得到“神儿女”的地位,保惠师圣灵是不会住在我们心里,永不离去的。

4)约16:13  引导我们明白真理。
     圣灵是要到耶稣“去”后才来作保惠师,而耶稣是作成救恩以后才“去”的;所以保惠师要引导我们明白的真理,一定是救恩的真理。这真理内容在过去乃是神隐藏的奥秘,到耶稣作成救恩以后才能解“密”。而这解密的工作,就是圣灵保惠师的使命。今天我们能明白救恩,相信接受,这都是因为有圣灵在我们里面工作的缘故。
     这里说圣灵还要“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。”这并不是指我们个人将来的命运,而是在我们信主后,他会继续不断引导,使我们行在神旨意里,直到见主面的日子。

5)约14:26  指教我们一切的事。
     这也就是指圣灵作保惠师,会在凡事上引导我们。我们应当在今日一切言行上,都顺服圣灵的感动和带领。

6)约15:26-27  带领我们作主见证。
     保惠师的使命就是为耶稣作见证。圣灵在我们心里为耶稣作见证,使我们因此信耶稣;他也带领我们在信主后为主作见证。所以今天如果有人假借圣灵的名义,却不是高举耶稣,以见证耶稣为目的;不论说得多么动听,都不是出自保惠师圣灵的意思。

7)约16:14  告诉我们主的事情。
     圣灵作保惠师是受父神的差遣,受主耶稣的嘱托;所以他要告诉我们的,一定不会是以他自己为中心的意思,而是以主耶稣为中心的意思,和主所作成救恩有关的内容。如果今天有人以圣灵的名义,所传讲的却不是以主耶稣为中心的内容,不能达到荣耀耶稣,耶稣是中心的目的;那么他所讲的,不会真是从保惠师圣灵来的。
     耶稣特别提醒我们,“他要荣耀我。”这是圣灵今日作保惠师的最大目的。

8)弗4:30  为我们的失败担忧。
     保惠师不会因我们失败而离开我们,他受主嘱托,是要永远与我们同在的。当我们失败的时候,他仍然在我们里面,为我们担忧,为我们祷告。罗8:26

四、认识圣灵充满。
     关于圣灵作我们的保惠师,圣经上的教导是明确的,大家不会有什么争议。讲到圣灵充满,就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意见。其实如果我们也都能从圣经的教导来认识,应当也是很明确的,许多争议都是可以避免的。有些弟兄姊妹认识圣灵工作,喜欢以个人的经验和感受为依据,这是容易引起不同见解的主要原因;因为个人经历感受是各不相同的,无法取得一致认同的标准。
     我们这里的内容,乃是从圣经记载,认识圣灵充满应当是怎样的情况;从圣经先例,知道会有哪些表现;对一些明显偏离正道的地方,加以指正;但无意对个别经验经历作解释或评定。

1、受圣灵和被圣灵充满。 
     我们对圣灵,首先需要分清两个不同性质的工作内容;就是受圣灵和被圣灵充满。耶稣提到我们要受圣灵,是指在我们里面会有如活水江河的“流”。约7:38-39从以后耶稣关于保惠师的教导,可以知道耶稣讲的“受圣灵”就是得圣灵作保惠师。我们前面已经对保惠师的工作有过介绍,是新约时代,圣灵奉父差遣,受主嘱托,新的使命。
     圣灵充满则是指圣灵的恩赐能力表现,从圣经记载的事例可知,这是配合事工的需要,圣灵临在作工者身上,表现出恩赐能力的工作过程。所以它更象旧约时代圣灵降在先知身上的情形,当工作需要时才特意降临;如果第二次又有需要,又再次临格。说明圣灵这样的临到,不是永远的光景。
     在认识圣灵充满时,还有一点也是不能忽略的;由于圣经很少有明确关于“圣灵充满应当是怎样的”明文教导,基本都是从事例取得典范榜样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用这些事例时,存心谦卑客观,避免主观情绪化,把自己喜欢的个别榜样,当作普遍真理无限高举强调。
     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方面,对受圣灵和被圣灵充满作一简单比较。

1)功用。
     受圣灵:得圣灵作保惠师,成为义人,作神儿女。
    被圣灵充满:得属灵恩赐能力,作主圣工。
     受圣灵是我们因认罪悔改、得重生、得属灵地位,得天上基业、是作神儿女的明证。被圣灵充满则是以事工需要为目的,也有是为造就自己。林前14:4象保罗在大马色路上悔改后,主打发亚拿尼亚去为他祷告时,保罗也经历了被圣灵充满。徒9:17虽然圣经没有说那次保罗被圣灵充满是怎样的表现,但保罗自己里面是必然因此得造就,得能力使自己生命改变的。

2)时间。
    受圣灵:信主时立即得到。徒2:38
     被圣灵充满:需要时随时临到。徒4:29-31也可能与“受圣灵”同时。
     对“受圣灵”的时间比较容易明白,我们信主的时候,就受圣灵;耶稣早就这样告诉我们。约7:39而“被圣灵充满”则是信主后,随时可能临到的;因此也有可能是在信主时就得到。象保罗,哥尼流一家,和以弗所奉主名受洗的那几个信徒。徒19:5-6但这不表明受圣灵和圣灵充满就是一回事。
     严格说起来,这些人当时应当是已经信了主的,只是还不完全清楚认识,没有得到决志的机会。所以我不敢确定,他们受圣灵,是不是就在被圣灵充满那个时候,或应当是更早些。

3)效验。
    受圣灵:得到后不再离去,永远同在。约14:16
    被圣灵充满:需要时随时临到,有多次被充满的可能。
     只要是真信主的,我们信主时受圣灵就是永久性的,得到圣灵作保惠师住在我们里面,不再离去;被圣灵充满则是在需要时才临到的。虽然圣经从来没有说,被充满的人什么时候“不”被充满;但从在同一人身上多次被充满,可以知道被圣灵充满只是一时一事的,当事情过去时,这充满的经验也就过去,到下次需要时再次被充满。徒4:8、31

4)方法。
    受圣灵:因信主得到圣灵作保惠师内住。约7:38-39
    被圣灵充满:因顺服等候,为事工需要,随圣灵的意思而临到。徒1:4-5
     对于“受圣灵”,弟兄姊妹都知道是神自己的作为;当我们信主的时候,不需要我们另外再去追求,就必然会“受圣灵”的。但对圣灵充满则有些弟兄姊妹加上“追求”的方法,也因此增加了好些动作,甚至为圣灵该怎样来充满,预设前提要求,预先表演迎合。如果我们仔细查看圣经,就可以知道圣灵充满和受圣灵一样,也是出于圣灵自己的意思,我们是“被充满”,而不是“追求充满”的。弗5:18圣经在提到圣灵充满的时候,用的都是被动式语句。

2、圣灵充满的原则。
     对圣灵充满的问题,弟兄姊妹中存在不同理解,每当提起的时候,很容易在情绪化影响下,偏执己见;有的引经据典,有的大谈经历。不论怎样,我想圣经有提到这方面的一些真理原则,是我们每个信徒,都应当认真遵行的。

1)弗5:18  乃要被圣灵充满。所以不应强求、迫使圣灵按我们的意思行。     
     我想弟兄姊妹都应当明白“被”的意思。往往在圣灵充满的问题上,产生的偏差,都是在不合适的“追求”上。凡强求的,总是满了人自己的意思,以至圣灵的意思根本就插不进来,又怎么可能被圣灵充满呢?也因此假冒的,胡言乱语的,装模作样的,甚至邪灵,都跟着而来。有些单纯的弟兄姊妹,在害怕“求不到,被人笑”的心灵压力下,又不善造假,结果精神失常,被鬼附等情况,时有所闻,实在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。
     要“被充满”,意思清楚是被动的,谦卑等候的,没有自己预设要求的,不以方法强迫圣灵行事的,不是为了个人目的的,不片面高举圣灵,而是高举三一真神的。

2)林前12:11  是由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,不应预设形式内容,预演“充满”表现。
     圣灵对我们的要求,首先就是谦卑顺服,在凡事上尊主为大。如果只想圣灵照我的意思去做,自以为比神更懂更行,甚至先就表演起“充满”的表现;圣灵在我们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地位,又怎么可能来充满我们呢?

3)徒1:8 圣灵充满是为工作需要,不是为表明个人属灵程度。
     这处经文如果用“就要”在耶路撒冷,会比“并要”在耶路撒冷,目的性更明确。耶稣要他们等候圣灵充满的临到,目的是非常明确的;不是等候得到一样礼物,给自己一次满足;而是“就当”去作接下来耶稣说的事,就是要在万民中传福音。这是耶稣要他们被圣灵充满的目的。
     有弟兄姊妹把“被圣灵充满”看作是自己灵命追求的一个标志性经验,属灵追求的一次成功见证;都是对圣经这方面教导的片面认识,造成片面追求,使“圣灵充满”成了不是为耶稣,而是为自己作见证。
     圣经里确实有提到反映灵性光景的圣灵充满,但那是指“满有圣灵”;我们在后面会提到这一内容。

4)徒1:4-5  应当顺服等候受圣灵的洗、时间不是由我们安排的。
     耶稣说“圣灵的洗”,就是指接下来五旬节圣灵充满那次经历。我们看到当时门徒的“等候”内容是一面同心恒切祷告,一面照常进行和安排具体事工;自己心灵作好随时的准备。当神的时候到了,圣灵就临到他们各人头上。徒2:3

5)徒2:1-4  要由圣灵自由作工,不应人为模仿,故意制造醉状或自我失控状态。 
     在“追求圣灵充满”的弟兄姊妹中,总免不了要预设充满表现的要求,作为追求的内容;限制圣灵自由作工,要圣灵按人的要求来成全。如果圣灵没有照我们人意要求前来就范,人就容易按己意作假冒的预演,以达到自我肯定的目的。
     以弗所书有提到“不要醉酒,酒能使人放荡,乃要被圣灵充满。”弗5:18有人认为圣灵充满的表现,应当和醉酒类似,就刻意模仿醉酒放荡失态的样子;把许多人引向误区。其实这里不是明明说不要醉酒,不可放荡吗?所以并不是人被圣灵充满时,会象醉酒时那样失态。如果醉酒和因醉酒放荡失态,乃是神所禁止的;圣灵充满的表现,怎么可能会让人产生失去常态的表现呢?

6)徒8:21  要提防在神前心术不正,追求目的不纯,以至给邪灵留地步。
     彼得和约翰在撒玛利亚教会,按手就有圣灵赐下,能让人看得出来,应当是指圣灵充满说的。当时西门要想用钱买这样的恩赐,他一定会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,向彼得提出要买的。彼得一针见血指出,他跟这道无分无关,因为在神前存心不正。
     每当看到圣经里指责这类假师傅的情形时,魔鬼一定会安慰我们,告诉我们说,这不是在讲你,你跟他不一样。所以我们常常即使看到圣经有这样的情况和警告,也心安理得,不以为意,这不会是讲我的。其实象西门这样的人物,今天在教会里不是没有,只是大家不愿反省分辨。西门要想买的是属灵恩赐,为了事奉时可以更有能力;这不是很好吗?而且他还愿意自己出钱,没有想占教会的光。但因为他用心不正,是为自己,是为得利,以至彼得指出,他根本还没有悔改信主,在这道上无分无关。
     彼得是不是责备得太严厉了?他想得到这恩赐,不也是为了要在教会中有事奉吗?这正是今天教会的问题,弟兄姊妹的评价,往往是只看有没有事奉,效果如何;而不很在乎人在神前的心志如何,事奉的动机为何。
如果有人追求圣灵充满,只是为了要表现自己属灵,满足自己欲望,这样的人不也跟西门一样,是存着不正之心,想得圣灵恩赐吗?但如果存心不正,又怎么可能真得到圣灵来充满呢?
     当时西门还是想化钱买这样的恩赐,现在有些人就更聪明,钱也不用化,自己摸索出一套方法,到处带人追求圣灵充满,反正总会有人欣赏追随的。这样的人,在神面前,恐怕责任就更大了。

3、圣灵充满的个人表现。     
     在弟兄姊妹中,关于被圣灵充满的争议,总是在个人表现上;而且在争议中因情绪化而各走极端,这才是最大的问题。圣经有明文提到被圣灵充满的经历,可是没有明文限定必然是怎样的表现;而且每次经历充满时,表现还并不相同。我们只能把圣经有关这方面的教导,一一列出,供大家慎思明辨。

1)徒2:8  说方言,是一种地方语言。
     五旬节那天,门徒都被圣灵充满,说起别国的话,也称之为方言。徒10:46(哥尼流讲起希伯来话?)这“方言”确实就是指一种地方语言,应当是有意义和内容的。
     对于五旬节那天门徒说的方言,弟兄姊妹中有两种理解;一种认为是那些门徒各说一种方言,因为人多,所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方言。一种认为那天的关键还在圣灵工作,门徒讲什么我们无法确知,但经过圣灵的工作,使听的人听到的,乃是他们各自的地方语言。不论怎样理解,在听的人,他们是听到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地方语言。圣灵的目的,就是要使他们因惊奇而被吸引来听道。否则哪能有三千人以上的聚集呢?
     虽然引用五旬节那天事件的弟兄姊妹很多,但真能因被圣灵充满而流利说起别国话的事例则很少听到。今日大多所谓“讲方言”,并不属于这一种。

2)林前14:14-15  说灵语,也称方言,是人悟性听不懂的话。
     现在追求圣灵充满讲方言,大多是指这一种,发出的声音,是人听不懂的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,提到这种方言,也可称之为灵语,功用是造就自己。保罗承认有说这样方言的情况,但并没有作推荐,要大家追求。并且还对这类方言,指出了几个应当注意的限制。
     (1)林前14:27-28  在众人前说,必须要有翻方言的。
     我们从保罗所提出的要求,应当是没有自己说方言又翻方言的,更不是集体一起说的。由于灵语是人听不懂的,但所说的又应当是要让大家能明白,所以必须要有翻方言的。
     保罗在这里没有清楚说明,为何在聚会里需要有这样说方言,翻方言的。我们从五旬节那天的情形推测,可能哥林多教会常有来自各地,操不同方言的人;如果有人用一种方言说话,就能吸引大家的注意。但又因为人员复杂,不都操同样方言,所以必须要有人以通用的语言翻出来,使大家都能明白意思。
     至于对信徒的造就,保罗前面已经讲清楚,说五句教导人的话,强如说万句方言。林前14:19应当是没有必要用方言来作教导。
     (2)林前14:2 不是对人说,乃是对神说。
     保罗在这一章讲到方言的问题,好象内容有一点乱;其实不是乱,而是他提到有两种不同的方言。一种就是我上一点提到的地方语言,和五旬节时的方言是一类的。另一种则是不通过自己悟性,在个人和神的祷告里,用灵祷告的内容。那是对神说,不是对人说的,当然也就没有必要说在人前了。即便如此,保罗也没有要求大家,在祷告时应当多用灵祷告;只是承认在个人祷告中,有这样一种“用灵祷告”的情况存在。
     今天在弟兄姊妹中,却有人把这类方言改成“逆向行驶”,不是人对神说,而是神对人说。“灵语”成了神的最新指示;甚至可以超越圣经的明文教导,真理原则。给招摇撞骗的神棍虔婆之类,有了容易牢笼无知妇女的手段。提后3:6
     四、五十年前,一位爱主的老姊妹来跟我说,几天前有一位姊妹来和她一起祷告,祷告中突然说起方言(灵语);完了又自己翻出来,神吩咐老姊妹要借给她三百元钱。当时三百元是人半年以上的工资。这使这位老姊妹大起恐慌,因为这是超出她实际能力的。但她以为这是从“方言”来的,是神直接来的命令;不借是不是亵渎圣灵,永世不得赦免?我想不用说,每个弟兄姊妹都能分辨,究竟是谁在亵渎圣灵。
     我举这一事件,是要指出,把灵语当作直接来自神的最新指示,在今日教会里也不是没有;假借先知名义,传讲圣灵的时代要求和安排。一般弟兄姊妹面对这种灵语时,容易产生肃然起敬,不敢违命的心态。其实这还是来自我国传统迷信的影响,把说灵语和搞迷信的装神弄鬼“神仙上身”等同起来。我们千万不要上它的当。
     (3)林前14:4  效果只是造就自己。
     保罗明确说,这类说灵语乃是造就自己。造就自己不是不可以,但造就众人才是更重要的。保罗把这类说灵语的圣灵充满,和得着能力传福音讲道的圣灵充满作比较,很明显保罗是主张要有讲道恩赐能力的。因为这样的被圣灵充满,效果不是局限在个人,不是为自己而追求,乃是为了神的事工,神名的荣耀,使人得恩,使主欢喜。

3)徒4:31  放胆讲道。
     一个能不怕危险威胁,放胆讲道的人,正是因为被圣灵充满的缘故;否则按人之常情,都会禁声不讲,或逃之夭夭。可惜在弟兄姊妹中,都不把这种情况,看作是被圣灵充满;原因是被人误导,以为被圣灵充满一定得有“醉态失常”的表现;任何正常的表现,都不当作被圣灵充满。希望弟兄姊妹能按照圣经的内容,从这类偏见的影响里出来。

4)徒13:9  行神迹奇事。
     被圣灵充满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行神迹奇事。保罗在这里,确实是行了超自然的作为,但他自己本人,并没有醉态失常的表现。这跟有些人没有任何超自然效果的作为,只是自己表现出醉态失常的动作,是完全不同的“超然”表现。

5)徒4:8  有口才智慧传神的道。
     我想即使是彼得、约翰讲道,也不是每次都在被圣灵充满情况下的。圣经在这里特别提到彼得被圣灵充满,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为事奉,面对公会的审断。公会里的人都是犹太社会最有地位学问知识口才的;渔夫出身的彼得,从哪一方面都是无法跟他们比的。但彼得却能够向这些律法最高层人物,指出“除他以外,别无拯救,因为在天下人间,没有赐下别的名,我们可以靠着得救。”徒4:12这是公然向这些律法规条的卫道士提出挑战,指出律法在使人得拯救的事上,是一无所成的。彼得因为被圣灵充满,才能有这样的胆量口才和智慧。

6)徒13:52  满心喜乐。
     一般当人遭到逼迫的时候,心里难免会不自在;能不发怨言,甘心忍受,已属不错。但保罗、巴拿巴和众门徒却能够满心喜乐,正是因为被圣灵充满的缘故。圣经说他们是满心喜乐,是指他们“心”中的状况,应当不是指那种大喊大笑,不正常的颠狂表现。

7)徒9:17  未指明什么表现。
     这里没有说明保罗被圣灵充满,有什么看得见的表现;但可以确信,在保罗内心,是必然有工作,有效果的。可能就象保罗说的,是在内心对神说,讲说各样奥秘,造就自己的一次美好经历。林前14:2-4

4、圣灵充满的环境表现。
     使徒行传记载每次被圣灵充满的情形,不只在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,就是在环境上,也是有表现的。这些环境表现,都是出自圣灵工作的自然结果,不是人为的配合造成;而且环境会有怎样表现,全由圣灵作主。

1)徒2:2  如大风吹过大有响声。
2)徒2:3  有舌头如火焰,分开落在各人头上。
3)徒4:31  地大震动。(是在祷告完了,不是祷告的时候。)
4)徒13:9  没有特别动静。
     这些表现,都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。有些弟兄姊妹因为圣经说到环境有如大风大有响声,也有地大震动;就在追求圣灵充满时,大叫大跳,希望人为造出地大震动的效果。这样的响声,显然不是来自圣灵的工作。
     以利亚躲在洞里的时候,神向他显现,不在风中,不在地震中,也不在火中,而是在微小的声音中。王上19:11-12可见并不是声音越大越乱,越能表现圣灵的工作;这方面值得我们从以利亚的经历,得到借鉴。

5、圣灵的洗和满有圣灵。
     关于圣灵充满,我们已经讲了很多;因为圣经在提到这方面时,有出现不同的名词,所以我们再作几点补充。

1)徒1:5  “圣灵的洗”和被圣灵充满。
          我们从耶稣的话,和接下来五旬节那天的情形,可以知道耶稣这里说的“受圣灵的洗”,就是指被圣灵充满。圣灵临到的情形象是从上“浇灌下来”,徒2:33令人被浸透淹没,如同受洗(动词);而人得到的情形则象从内心涌出,如同“被充满。”从教会开始事奉传福音,就必须认识,我们事奉神,必须在圣灵的主导和带领之下;也需要得到圣灵的恩赐能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但在林前12:13又说:“我们不拘是犹太人,是希利尼人,是为奴的,是自主的,都从一位圣灵受洗,成了一个身体,饮于一位圣灵。”这里也说到“受圣灵洗,”那是指不论犹太人、外邦人,信主时都有同一位圣灵的工作(痛恨己罪)说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因此在弟兄姊妹中,对“圣灵的洗”,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,有认为应当是指信主时悔改受圣灵,有认为是指事奉中得恩赐能力、也就是被圣灵充满。
          查考原文,“受圣灵洗”是动词,是指我们在属灵经历过程中,受圣灵工作的情况;并没有意思把“圣灵的洗(名词)”作为一次独立专门的属灵经历。名词的“洗”(原文编号0908)在新约用过十多次,但没有一次是和圣灵连用,组成专用名词“圣灵的洗”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而动词的“受洗0907”在新约出现七十多次,和圣灵连用的,主要就是这两处,徒1:5和林前12:13。(另有一次在徒11:16,是彼得对徒1:5的回忆。)这两处地方提到“受圣灵的洗,”分别是指我们在得救和事奉神时,经历被圣灵“浸染、淹没”的情况,强调圣灵在这些经历里的绝对主导地位和作用;不是要在我们生命历程中,有一次独立的“圣灵的洗”经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因此,如果我们把“受圣灵洗0907”的灵性经验表现,当作我们灵命追求中的一个独立灵程环节,反而造成弟兄姊妹追求中的困惑;这“受圣灵洗0907”的情况,是可能在我们不同灵命经历里多次出现的。如果弟兄姊妹勉强要限定“圣灵的洗”是一次灵程中的独立环节,那么在定位时就会产生困惑,不知该放到灵程的哪一步合适。
          由此可见,耶稣在徒1:5告诉门徒,过不多几日,他们会受圣灵的洗,乃是指他们要被圣灵浸透0907;在圣灵绝对主导地位和作用下,他们会有说方言,放胆传道,事奉有能力等不同的“圣灵充满”表现。
          林前12:13则是指出,不论犹太信徒,还是外邦信徒,在信主时都有同样的生命经历,出于同一源头,是同一位圣灵的作为。这是特别要提醒我们,教会是合一的。这里提到“从一位圣灵受洗”,不但强调指出我们信主时,都是因同一位圣灵的工作;而且也是指出这位圣灵在工作时,我们应当都会有同样的表现,就是“为罪自责”。约16:8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)徒6:5、11:24  被圣灵充满和满有圣灵。
     这两处经文,是讲到司提反和巴拿巴,都是“被圣灵充满”的。但这两处地方的圣灵充满,都是指一种状况,是形容词,反映他们的灵性光景。而我们刚才引用的一些“被圣灵充满”经文,都是指一个过程,是动词,反映人在事奉或需要时得到恩赐能力的过程。
     所以象这两处经文,译为“满有圣灵”会比较合适。司提反和巴拿巴都是满有圣灵的人,不是指他们大有恩赐能力表现过程,而是指他们美好的灵性光景,对圣灵的顺服和亲密。

3)满有圣灵的灵性光景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。
     我们在讲到圣灵充满的时候,特别强调不应“追求”;圣经教导我们的,都是用“被”,是被动的接受,着重在按圣灵自己的意思行。但象司提反和巴拿巴那样的“满有圣灵”,则是我们人人都应当追求的。因为凡圣经明文教导我们应当追求的,如和睦、爱主、圣洁,敬虔等,都正是反映我们美好灵性的表现。我们能得“满有圣灵”的光景,正是因为在这些方面的实际追求中得到的结果。

?????     盼望我们每位弟兄姊妹,都能够有如同司提反和巴拿巴那样满有圣灵的美好灵性。在事奉中,也能被圣灵充满,大有恩赐能力,一切荣耀归给主耶稣基督。